“观待于彼山,则生此山识。”(《实执诤论》第431偈诵 )
一、缘起和空性应当一起思维
当我们站在这个空的道理的角度,或者是我们脑子里面想这个空的时候,要有什么感觉呢?我们脑子里面应该要有“它是从缘起那边生出来的”这种感觉。一样的,当我们站在缘起的位置,或者我们脑子里面想缘起的时候,我们要有什么感觉呢?要有“缘起是从空那边生出来的”这种感觉。这个清楚了吗?
二、割裂两者会产生的错误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感觉的话,会怎么样?那就不对了。比如说,当我们对这个缘起想的时候,没有想到“它是从空那边生出来的”,没有这个感觉的话,我们肯定会对它执着,而落入常边。一样的,当我们想这个空的时候,头脑中没有感觉“它是从缘起那边生出来”的话,就会变成落断边。所以我们脑子里面想空的时候,该要有什么感觉;想缘起的时候,又要有什么感觉。对于这个一定要清楚!
三、站在不同的阶段,要有的感觉是不同的
现在这里就讲得比较深一点了。就是空的道理是从缘起那边生的。这个感觉是,在想这个空的时候呢,就像刚才讲的,站在空这个角度的时候,应该要有的是“它是从缘起那边生出来的”,不应该有的是“从空那边生出来缘起”。反之讲缘起的时候,在那个阶段要有的是“缘起是从空那边生出来的”这种感觉。所以现在我们是讲这个阶段要有什么,那个阶段要有什么,这是两个不同的阶段要有的东西。现在我就说:在这个阶段,如果出现“要有那个”的感觉的话,就不对了。反之在那个阶段,如果出现“要有这个”的感觉的话,也是不对的。
四、站在谁的位置就当思维“谁是从何而生”才对
所以现在有两个东西:一个是“空是从缘起”,另一个是“缘起是从空”。这两个感觉都是对的,但是不同的时间它要有的东西不同。
站在不同位置的时候应该要有的感觉是不同的。如果你是站在空性的位置,想着空性的时候,你要有的是“空是从缘起生出来的”这种感觉,而不是“缘起是从空生出来的”这种感觉。那“缘起是从空生出来的”这种感觉是什么时候要有的呢?是在脑子里面想缘起的时候要有的感觉。所以不同阶段要有的感觉不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