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说一下对你们会有帮助:我们念《二胜六庄严赞》的时候,不要只是念念,而内心却没有真正观想起来,这样没有多大意义。
一、念诵时要观想皈依境
念的目的是观想,平常做功课都是这样,不管显教、密教,念的目的是要观想、要深入思维。
像《二胜六庄严赞》来说,面前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一般释迦牟尼佛的右边是广行(派),左边是深见(派)。有时候虽然广行的法比深见的法更殊胜,广行派应该放在释迦牟尼佛的右边,但是以时间或者弟子长辈来说,龙树是在世尊的右边,因为右边比左边位置高。所以龙树和圣天在世尊右边,无著和世亲在世尊左边;然后陈那和法称再在圣天的右边,功德光和释迦光再在无著和世亲的再左边,这是从世尊的角度看的。
念《二胜六庄严赞》的时候,我们要观想面前出现这么一个坛城。
二、于观想中祈求加持、供养法行
1、于观想中祈求加持,易于受持法义
另外一个今天想讲的,我们现在读比较难的《正理海》、《辩了不了义善说藏论》这些的时候,更需要观想,因为我们更需要这些祖师大德们的摄受、加持。
我们自己内心里面要恒时以诚恳的心来祈求,特别要在面前观想这样的坛城,然后内心里面一直想:他们跟我们观想的一样,一直在我们面前的虚空当中,然后我们在下面认真学习你们开示的内容,请你们摄受我们,请你们加持我们!用这样的心态一直读、一直听。
有一些同学和我说:“现在太难了,读不下去了,慢慢地心就退了”,如果得到摄受加持就比较不会退。
2、于观想中供养法行,获福无量
另外一面,那样观想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有累积很大的顺缘,因为我们认真地读就是给祖师大德们依教奉行的供养。虽然我们不太懂,或者完全不怎么懂的样子,但还是非常认真地用功,这个表现是他们最欢喜的事情——没有比这个更让他们欢喜的!
宗大师在《三主要道》里把空正见称为“诸佛欢喜道”,意思是众生心续中生起空正见——没有比这个更让诸佛欢喜的,所以空正见是诸佛欢喜道。
应该是这样的,因为三世诸佛心里面一直一直想的是什么?众生什么时候能脱离轮回,他们脑子里面满满地都在想这个。这样的话,那么让众生从轮回出来的三解脱门就是空正见,所以生起空正见佛菩萨当然最欢喜;如果没有生起空正见,但是我们为了生起空正见而付出精进、认真用功的时候,佛菩萨也一样会欢喜。
所以我们观想面前坛城的足下,现在我们要认真地学习《正理海》,(并且把)这些付出的精进供养给面前的皈依境和坛城,这样就可以累积非常非常大的福德资粮,特别在学习深见的法方面累积了很大的资粮。
三、要恒常观想皈依境
像密乘来说,密乘是整天在坛城里面,先观想坛城,然后晚上收摄坛城。一天里面,不管出去吃饭、工作或者什么都是观想自己完全没有离开坛城,密乘是这么观想。
显教虽然不观想坛城,但是一直要观想诸佛菩萨在我们面前。《入行论<第五品>》第31偈讲:“佛及菩萨众,无碍见一切,故吾诸言行,必现彼等前。”诸佛菩萨具备无边的神通,所以恒时在我们面前的虚空中,不管在什么地方,我一直是在诸佛菩萨的足下,所以我要严谨地遵守我的戒,我要在具备正念正知中严格地精进、言行要清净。在显教里面也是要这么观想的。
我们学习的时候,起码要观想面前有佛菩萨,虽然没有做到时时处处观想,但起码我们前面念了《二胜六庄严赞》的皈依境,后面一个多小时读的过程中,心里面要一直想面前有皈依境,他们一直在我们面前的虚空当中,起码这个时段当中要有(观想)。而且我们要观想把我们所付出的精进努力供养给他们,这是非常好的。
念《二胜六庄严赞》的时候,不要只是念念文字,没有什么观想的话,那没什么意思。如果有观想,那没有念也可以,重点是好好观想。
平常的功课都是一样的,“念”不是功课,“想”才是功课。“想”就是思维观想,这个才是我们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