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用功修行?
我们刚刚有祈请二胜六庄严,同时也有调服自己的意乐。所以,从“外面”,我们就有佛菩萨的加持。从“内心”,我们又有调服意乐,然后认真地闻思修《实执诤论》。祈求佛菩萨,算是累积了外面的很多“缘”。而调服意乐并好好闻思修,就是在累积很多的“因”。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就有一个离苦得乐的追求。这种追求到底有没有可能去实现呢?如果我们投生在地狱、饿鬼、畜生这三种境界,就完全没有机会去做些什么了。像我们现在投生在人间才有机会。但是,生而为人,小时候的时光都已过去,中年也差不多要过完了,所以我们现在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再看看自己内心里面呢,却又有那么多的执着——有些是从小环境造成的习气,有些则是宿世的习气,它们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改变,很难。因此,现在就要用功,精进修行,要认真。
二、与他人的互动是最有力的业!
说起认真用功,像看书、念经是一种;像平常在对周围的人接触、讲话时,我们心里面对他们的看法之类的,也是一种。从影响造业这个角度来看,后一种要远比看看书、念念经更为有力。在佛堂里面看看书,念念经的这种业因呢,我认为不算那么有力量。真正有力的业是人跟人的互动当中的实际言行,这个才应该是最有力的业。
所以,修行的重点是后得阶段;根本定是一种练习的阶段。一般来讲,先修根本定,然后再修后得。所以,后得就有点算是根本定的一个“目标”——我们经过根本定阶段的培训之后,接下来就真正去行动,那就是后得,有这个意思。
念经、看书、想一想这些道理,是属于一种培训。而真正的行动,就看生活中跟人面对面接触的那些时候,我的心念有没有转变?有没有生起一些更高一层的观念?这些是最主要的关键,也应该是最有力的。确实如此,真正行动的时候,造业的力量才最强。所以说,根本定阶段的力量跟后得阶段的力量相比,应该是后得这个阶段的力量比较强。
所以我们要注意:不要只有听、看、念这些而已,更要在生活中人跟人面对的时候,把握好那颗非常正确的善心,并从一个非常深远的智慧的角度来待人接物。这是最主要的。
所以,若能把缘起和空性结合在一起,这样子去看待和面对生活的话,那这就是最有力量的。为此,我们一开始就要建立起一个闻思的理智(闻慧和思慧)。更进一步,我们在内心当中生起体验的这个修慧。在培养好缘起性空的智慧之后,就面对平常的生活而实修磨练。所以,现在我们为这个目的,来学习《实执诤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