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准皈依对象,发挥皈依作用

发表于: 2021-05-14 分类: 道次第 标签:

 一、不同的皈依

    1. 显密的皈依不同

    我们学习什么或者修什么的时候,前面一直有念皈依和发心。那个时候呢,是不是所有前面的皈依都一样呢?应该是不一样。比如说,我们学习“显教”的时候,它前面的皈依是什么样子?学习“密教”的时候,它前面的皈依是什么样子?不一样的,是吧?这个是大家容易可以理解的,因为一看皈依处就知道不一样。比如,密教加了本尊、空行、勇父、勇母——皈依佛那边加了本尊,皈依僧这边加了空行、勇父、勇母。所以这是马上看得出来的,显教密教的皈依处不一样。  

    2. 显教:三士道的皈依不同

    那显教里面,看起来没有那么不一样,是吧?比如说,佛法僧三个皈依处中,佛里面没有什么不一样,僧里面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就容易会有这样子的认定。但是,实际上还是不一样。

    像我们学过菩提道次第大家都知道,下士道的皈依、中士道的皈依、上士道的皈依,确实皈依的讲法是不一样的。

    3. 显教:深见广行的皈依不同

    然后我们再里面可不可以分?比如说,上士道里面,学习菩提心时的皈依和学习空性时的皈依,肯定不一样。我们从这个逻辑推就可以理解,肯定是不一样。

    那现在我们学习《广论-毗婆舍那》,属于空性的法,这个时候前面的皈依是怎么做的?这个时候前面的皈依应该是以空性的法来,有一个导师;有一个从导师传下来的清净的正法;然后有为清净的正法修学的同修们。

    那学习菩提心时,传菩提心的法给我们的导师、那些整个传承上师们,就是皈依佛;他们传下来的清净的怎么修菩提心的这个法,就是皈依法;对这样传下来的这么清净的法,我们修学的时候互相协助的同学,就是皈依僧。

    可能我们(唐卡)画的时候,皈依处是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哎?可能也可以说是有点不一样。我们刚刚念的《传承上师祈请文》是不是分广行的法门和深见的法门?广行的法门那里念的是,属于皈依佛嘛,是我们的导师传下来的;深见法的传承我们念的时候,就等于也是从空性法的角度的一个皈依佛。所以(唐卡)画的时候也还是可以说有一点点不一样,是吧?导师释迦摩尼佛是一样,但是从那里,广行的法传下来的那些导师里面,列出来的时候就有点不一样。空性的法也是这样子。但是我们一般大部分人的认知里面,就不会特别想:这个皈依会不会有不一样?我们不会那么想的。

二、对修学空性有帮助的皈依

    1. 总说皈依三宝

    我是想说:实际上是有不一样的,而且“要认这个不一样”很重要。如果这个没有认出来的话,那我们只是嘴上这么说嘛:“一切都是皈依来解决”。说是这么说,那对空性的法修学的时候,我们怎么皈依来解决呢?对空正见的法上面,我们怎么皈依三宝来解决啊?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处理啊?

    那我们要了解:我们遇到空性法的正确的一个传承,这就是皈依佛。从空性的法的角度,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子的一个依,那你没有依到一个导师。而且,这样的导师传下来的法,我们也要认真的修学,那这就是从空性的角度的皈依法。那如果我们对空性的法修学的时候互相帮忙,就是皈依僧

    2. 别说皈依僧

    有一次我在北加那边,一个师姐我们就叫她“庄严道场”,什么意思呢?她法理学的不怎么好,但是她每一堂课会来,然后每一堂课来了之后呢,她就有帮助到别人,对他们心里面有一个“哦,我要来上课”这样的鼓励。别人心里面就觉得:她天天来,我不来不好意思。就有这种鼓励。另外,她来了之后,就变成多了一个人,道场就会庄严嘛,所以我们就叫她“庄严道场”(师笑)。

    所以,起码我们有这个作用,是吧?我们同学互相起码有“庄严道场”的作用。这也是心里面鼓励啦,这个作用也是帮助。所以,学习这么难的空性的法的时候,更需要互相鼓励,这就是皈依僧。修学空性法的时候的皈依僧就是这个意思。

    皈依僧不是这么认:好像皈依龙树、佛护、月称等等,这些才叫皈依僧。不是如此认。皈依僧实际上是一直提升的——你的修行程度到哪里,皈依僧的程度就到哪里。我们自己跟龙树没有办法沟通的,跟龙树没有办法皈依僧啊。我们是根据自己的修行程度来,皈依僧就一直提升的。就像刚刚前面说的:修到了密乘的时候,皈依僧是空行、勇父、勇母;还没有到修密乘之前,皈依僧没有到空行、勇父、勇母,空行勇父勇母远离那些的要做。所以,是以自己的修行程度到哪里来(决定)皈依僧是什么样子哦。

    所以我们现在真正的皈依僧,就是现在周围互相一起学习的同修,善的方面要互动。当然我们凡夫就会有一些问题,这是肯定的。但是,要尽量在善的方面互动,恶的方面我们就不要让它发展,就把这个问题大变成小,小变成没有,要这样子来处理。然后好的方面要互动协助。

    3. 让皈依发挥作用的方法

    所以,对于修学的不同的法,如何皈依三宝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个认出来,那就帮助很大,是吧?所以,对像空正见那么殊胜的法我们怎么生起、对自己的执着心我们怎么断除,对这些事情我们要成办嘛——执着心也要断除,空正见也要生起,那以皈依三宝来可不可以处理这些?

    我们虽然天天说“一切都是三宝来处理”,但是“三宝来处理”的意思不是这样子:不是我们天天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它自然就会处理,不是这个意思啊。真正的实际有一个怎么皈依(的方法),然后以此来皈依的话,它就真的可以处理。是这种道理嘛。不是天天想“哦我要断除执着心”,然后内心里面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或想“我要生起空正见”,然后就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样没有用,对生起空正见没有大的关系。

    所以这个我也觉得很重要,有可能老同学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就跟你们提醒一下,有这些道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