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心量格局, 切勿作意劣小!

发表于: 2021-05-14 分类: 现观 标签: 八事七十义

    现在第七个“愿净佛土”。它要对治什么呢?对治“虽多闻,然作意劣小所缘而修”。虽然有认真学习,但是在怎么利益众生方面没有一个大的发愿。

    在十二个要去除的违缘里面,第三“虽多闻,然作意劣小所缘而修”和第四“虽非作意劣小所缘而修,然轻舍有情”是有关系的。因为(发愿)有三个:一、愿要圆满;二、为众生;三、为净土。现在就讲到“为众生”和“为净土”。

    《八事七十义》里面有一个“严净佛土加行”。我们未来度众生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环境,像阿弥陀佛的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是末法时代的娑婆世界,每一个佛利益众生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个地方。

    真正为这个开始准备是到了第八地菩萨以后,没有到第八地的还不用着急——但是要为这个常常发愿。像我们念《入菩萨行论》第十品回向的时候有一个广大的愿,这是初业修行的菩萨一开始就要有的。

    一样的道理,真正的净土是成佛以后的事情,但是现在还是要想。像宗大师对《三主要道》的那个(请法)对象说:“将来我成佛,第一个度化的心子就是你”,他的心里面有一个特别要摄受那个弟子的愿。当然宗大师早就已经成佛了,但是在示现凡夫的老师时,他和弟子之间是这么说的。这就表示我们初业修菩萨行的阶段呢,也需要想自己将来的净土。

    我们的心要广大,心里不要好像都没有什么大的目标——这修不起来菩萨行。所以不单单是书要读得很深、很广,你内心里面也要有一个很大的心。刚才讲第六个“佛出世时令欢喜”是要有广大的闻思,现在第七个“愿净佛土”的意思是你内心里面要有一个大的目标。

    所以要去除的十二个不顺品里面,第三“虽多闻,然作意劣小所缘而修”“作意劣小”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你的心里面没有一个所缘,你心里面的目标非常小,完全没有什么大目标,这是不对的。

    “作意”就是想的意思。我们自己平常修行的时候,比如做功课、礼拜、供养、念经等等的时候我们自己内心的所缘要大,所缘不要那么小小的!如果只想着“我今生的家庭幸福一点”、“死的时候能好一点”、“死了之后能投生好一点”......以这些想法来学习、来做功课那太(可惜)!用一个比喻:你用金块来做了一个马桶、盖了一个厕所,太浪费了!何必呢?!这么有价值的东西你却用在那个地方,完全是没有意义的,不可以这样!

    一样的,我们所学的、所修的这些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你却把它用在为往生的时候好一点、投生好一点......你只有这种想法那太没有价值了。我们应该想要成佛、要赶快能利益到一切如母有情,以这种的心好像整个宇宙我来搞定、我来改变——心里面要有这么大的一个所缘!

    我们心里面的所缘不可以那么小,那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