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爱」与「取」

发表于: 2021-05-14 分类: 道次第 标签: 十二缘起 爱取

    我们的一生当中有太多种「爱」,无量无边的爱一直生起,无量无边的贪心也一直生起。但是十二缘起里面讲的「爱取有」的「爱」,是指影响能引业的那种「爱」,是临终即将往生的「爱」。这个阶段的「爱」有一点果报的感觉,它引生的种子随之冒出来、变成熟。有了这种作用的「爱」,临终的时候才会「有」。


    四种因素决定临终出现哪种「爱」

    《广论》在讲业果的时候,说到一个人过去无始以来所造的业有善业、也有恶业,这两种业哪一种会在临终的时候生起呢?有四种决定因素。

    第一种决定因素:哪一个业更重就先生起哪一个。善业比恶业重的话,善业就会先生起;恶业如果比善业重的话,恶业就会先生起。这是第一个决定因素。

    如果善业和恶业一样重,没有任何差异,那就要看对境——「善性的对境」或「恶性的对境」哪一个先显现出来在善、恶业轻重一样的情况下,若善的境出现,恶的境没有出现,那么善的业就会冒出来。如果恶的境出现,善的境没有出现,那么恶的业就会报出来。

    如果两个境同时出现,譬如这边亲友一直大声哭叫,那边上师与法友一直念经,两种境同时出现的时候决定因素是依串习的力量。一生中善业的串习力比较强,你就不会听哭闹,而是会被上师和法友的开示带走;一生中恶业的串习力比较强,即便法友和上师一直讲佛法,但由于串习力的缘故你不会听,你会跟着亲友的哭闹走。

    ❹如果一生中善恶的串习力差不多,善的串习也强,恶的串习更不用说,这时候由什么因素决定呢?那就看什么业是先造的,就先成熟什么。提早造的业,就会提早报出来,后造的排在后面。

    这四个因素决定了「爱取有」的「爱」。这个时候的「爱」是烦恼,是「善的爱」或是「恶的爱」。「爱」不一定是不好的,连得到增上生的果位、投生色界或无色界这么好的地方还是需有「爱取有」。所以,贪心的烦恼还是在,但是属于会帮助生起善业的贪心。

    「爱取有」的「爱」如何出现,有一点前面已经确定的样子。前面哪一个业重、哪一个业轻;哪一个对境先显示出来;哪个串习力量强;串习力量一样的话,哪一个业是先造、哪一个业是后造——依这四种因素的结果,就会出现相应的「爱」。什么样的「爱」会在临终出现,就是这样决定的。

    若是这么决定的话,这个「爱」是不是果报?是。所以刚才说,「爱」看起来有点是果报的样子,有时候甚至有点控制不了,自然就会出现。有的人在临终或快要走的时候觉得很冷,一直想提高温度,这就有可能要去热地狱了;有时候天气明明很冷,他却要开冷气。那个时候他会喜欢一个东西,甚至喜欢到无法控制的程度。

    总的来说「爱」是烦恼,是一种贪。贪心有两种作用,有的贪心是好一点的,它可以帮助善业成熟;有的贪心是不好的,它会帮助恶业成熟。


    由「爱」而生的四种「

    当「爱」成长、力量增强的时候就变成「取」。「取」有点象是内心的行动,「爱」有点象是内心的意乐。「爱」的时候是转一个方向——我要什么,「取」则是行动——内心真的争取那个东西。虽然「爱」、「取」两个都是贪心,但是「取」的力量更强,当然它是从「爱」那边产生的。「爱」缘「取」的意思是有了「爱」,就会产生「取」。

    「取」可以分为我语取、欲取、见取、戒禁取。这四个如何解读呢?

    (1我语取是指「我是人」或「我是某某」。下辈子投生到了一个地方的时候,那时「我是人」的个性或想法就会出来,这就叫我语取。我有很多,如人的我、畜生道的我、天道的我。我语取的意思是下辈子是投生什么样的众生,会在这个上面抓取,就会喜欢这样。

    2然后,这个人或这个众生他会有他的命,譬如他会接触色声香味触,他是非洲的色声香味触、亚洲的色声香味触、西方的色声香味触......他有他的生活,譬如有的人的我语取是亚洲的,但是色声香味触的欲取是西方的,投生这个地方,但过的是西方的生活。所以我语取是指补特伽罗是什么样的,欲取则指他的受用是什么样的,在色声香味触上有一个取的贪心。

    3见取表示每一个人有不同的个性,连同一个父母、同一个家庭所生的双胞胎个性都不同,各有各的见解,有着非常不同的执着,这是由见取而来的。

    4一样的,不只是想法不同,连行为也不同。有的喜欢安静,不喜欢跟别人来往;有的非常外向,很喜欢跟人来往。这种在行为上的不同就叫戒禁取

    这四样几乎抓住了下辈子该有的、整个存在的细目。在「爱」的阶段还没有这种方向感,它不是那么细,但到「取」的时候就会有这些细的内容。开始行动时内心就真的取到,就会出现这四种取。四个「取」出来之后就变成「有」,「有」的意思是下辈子已经肯定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