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为何由观世音菩萨来开示?

发表于: 2021-05-14 分类: 道次第 标签: 生智慧

    我们上次讲《般若八事七十义》的时候提到无间三摩地的增上缘是菩提心,这个道理跟念《心经》、《皈依发心》都有关系。

    《心经》是观世音菩萨开示的,观音菩萨是一切佛想帮助众生的那种非常圆满的爱心,有这种大爱的就是观世音菩萨。

    为什么要由他来表达空性呢?

    可以这样理解:真正要修空性的是大悲心和菩提心。上次讲《般若八事七十义》的时候引了大威德金刚长的仪轨,里面(仁波切诵藏文)是发四无量心,然后念两个咒语(仁波切诵藏文)来修法身为道用,在这里就提到要用非常强的利他心来修法身为道用,不是为了“我不要烦恼、我不要执着,所以我要修空性”,不是为了这个。如果为了这个那就变成小乘的做法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自己,没有一个为他人而修空性的想法,这样修的结果肯定跟成佛没有关系。

    讲到“无间道”的时候,《现观庄严论》说“增上缘是正念”,狮子贤菩萨解释的时候就点出来“增上缘是菩提心”。“增上缘”是最强的缘,所以意思是菩提心是最强的力量。然后以菩提心的力量而想修空性——没有别的理由、只有以菩提心为理由,是这个意思。

    如果修空性是为了自己不执着、自己不烦恼——以这种意乐带动起来修空性的话,就变成小乘了。所以《心经》由观自在菩萨来开示,就有这个意思。还有我们念“为利众生愿成佛”,“为利众生”等于利他的心,“想成佛”等于修法身为道用,所以念这句话的意思是:以为利众生的心来达成法身的果位。

    大威德金刚的仪轨会先发四无量心,然后以这个心来修法身为道用。一样的,“为利众生愿成佛”,所谓的“佛”就像《金刚经》里说的——是以法身而安立的,不是以色身来安立;“为利众生”的时候就等于报身跟色身;“成佛”的时候就是法身。法身完全是为了色身而存在的,不然就不需要法身存在了。

    所以平常念《心经》的时候要想一想:这是谁开示的呢?由他来开示代表什么意思?按照我们一般的想法好像《心经》应该是文殊菩萨来开示呀,由观世音菩萨来开示好像有点不太对的样子......我们要了解:实际上,由观世音菩萨来开示《心经》才更有道理!

    念《心经》的时候只有抓到这个重点,修心经里面有关空性的内容时才会变成大乘。如果只想着“我不想执着、我不想烦恼,我多念心经是为了去除执着”,这实际上是小乘,当然还是有帮助,但是没有达到大乘修空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