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供养,获福最大?

发表于: 2021-05-14 分类: 道次第 标签:

       “此是俱供现不现前”

       既要供现前的佛菩萨,也要供不现前的佛菩萨,这两个都要具备。

       怎么样才能做到呢?因为一切佛菩萨的体性是一,所以在供养现前的佛菩萨时心里也要想着供养其他不现前的佛菩萨,这样供养就是“此是俱供现不现前”。

       “若供此二随一之时,作如是念而供养者,谓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

       因为“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的缘故,“是故现前供养此二,亦即供养其余三世一切诸佛,及供十方无边佛塔”。

       供养身和供养塔是供养释迦牟尼佛的身语意的意思(仁波切前文讲到塔里面会放经书,所以供养塔的时候代表供养语和意),所以当我们供养释迦摩尼佛的身语意时心里也要想到供养其他一切的佛,因为释迦摩尼佛的体性也是一切佛的体性,“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

       “是故现前供养此二,亦即供养其余三世一切诸佛,及供十方无边佛塔”

       “是故现前供养此二”中的“此二”是指“身”和“塔”,所以供养释迦摩尼佛的身时,要想到也是在供养十方一切佛的身;供养塔(迦摩尼佛的语、意)时,也要想到是在供养十方一切的塔(十方一切佛的语、意)。

       如果有这样观想的话,之后做的供养才能叫作“俱供现不现前”。

       “论说初者获广大福,第二较前获大大福,第三较前获最大福。故于佛或佛像等修供养时,应忆法性无所差别先当遣意供养一切,极为切要”

       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现前与不现前俱供,这三种供养方法所获得的功德有何不同呢?

       现前供养的功德小一点,不现前供养的功德大一点,二者俱供的功德最大,有这样的差别。

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宗大师告诉我们:“故于佛或佛像等修供养时,应忆法性无所差别先当遣意供养一切,极为切要。”在每次供养时,要想累积最大的福德,就要按照第三种方法来做。

        第三种方法的重点是要观想:一切佛的体性是一,没有差别。

       平常我们家里可能只有观世音佛像,或者只有阿弥陀佛像,但是在供灯、供香、供花或供水等等时,我们心里一定要想:面前供养的这尊佛菩萨跟一切的佛菩萨体性是一,我供养这一尊就等于供养了一切的佛菩萨。这样想的时候,供养的福德才最大。

       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凡夫福报肯定是很差的,十地菩萨为了累积福德也要透过无量无边的身体来供养佛菩萨——就连十地菩萨也还得这么做,更何况我们能力这么差、罪恶业那么多,还一直在消福报,所以我们更需要这样做来累积福德。  

       所以宗大师在这里告诉我们:这“极为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