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次第和现观的关系,为什么要先学现观。
仁波切:你的这个问题就是现观庄严论为什么先要学,这个首先就是这么理解,菩提心和空正见来说,空正见是后面来修,菩提心是前面修。当然学习来说,我不认为(是这样),就是修的角度。因为就是宗大师也是应该修的这个角度,像《菩提道次第》来说也是修的次第,它是道的次第。学习来说先学空性是比较好,修来说先修菩提心,然后再修空正见比较好。
《现观庄严论》来说,它是相当于菩提心,或者是可以说广行的法方面的。我们看《菩提道次第》开头那里,就有讲到《菩提道次第》是《现观庄严论》的教授,就有这么说嘛,所以等于《菩提道次第》的前面的意思啊,不是整个《菩提道次第》。整个《菩提道次第》的话,那不可以说《现观庄严论》的教授,因为《现观庄严论》讲的是广行的法,我们平常说的就是像弥勒、无著,就是广行方面的,他们就是给我们开示。深见方面就是佛护、龙树、月称他们给我们开示的。
所以《现观庄严论》就是弥勒的现观,就是广行的法,《菩提道次第》开头那里就讲“《菩提到次第》是《现观庄严论》的教授”这个意思,就是等于前面的《菩提道次第》这块,不是包含后面的毗婆舍那那一块。
另外还要了解,就是现观里面虽然它讲的是已经入道的次第,入了道之后,菩萨的这个(修行),比如说资粮道之后,然后就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法,然后初地、二地……等等,讲那样子的一个修行方面,不是讲我们凡夫修行方面。《菩提道次第》来说,它里面讲的等于凡夫修广行方面。但是我们也要了解,凡夫我们也要看菩萨他们怎么修,然后我们就是以这个方式来修,现观里面已经有讲了菩
萨怎么修。
现在《菩提道次第》来说,它就是讲我们凡夫怎么修,这就是一个差别,修的人的差别,但是实际的法本身就一样的。这样子清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