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注意的是,《入菩萨行论》第二、三品的前面都有特别做修菩提心的前行,比如对诸佛菩萨做广大供养,包括有主物、无主物的供养,也有忏悔、浴佛等等。这么做的意思是:我们修菩提心特别需要累积福德资粮,如果没有累积的话,怎么修都修不起来,再怎么思考都没有办法生起菩提心。虽然我们一直说“知母、念恩、报恩”这些,好像想一想就可以生起的样子,但实际上——不是这回事!
它很奇怪的,你福德资粮不够的话,你再怎么思维都没什么感觉。有的人就会说:“虽然所有众生都当过我的母亲,但他们也一样当过我的仇人啊。”你怎么讲他都怼回来(仁波切笑),他的心是很硬的,很难柔软下来,这是没有福德资粮带来的问题。而有福报的人,你一说“众生都当过我们的母亲”,他马上就会自然现起很柔软的心,他不会回怼你的。
修小乘或者说修下士道、中士道的时候还好,但是修上士道的时候就需要很大的福德资粮,所以供曼扎、供七支供养这些都要很重视。我以前跟你们说过,我每天先念21遍长的七支供养,我不是念《普贤行愿品》的七支供养,因为它有点长,度母也有七支供养[i],把第一句话“尊者圣救度母及”用词换成“诸佛菩萨”,其它都不用变。
度母的七支供养大家会念吗?平常你们都有修度母吗?不修就不太对的,我们修学道次第的人要重视度母法。大家都知道阿底峡尊者弘扬佛法时度母非常支持他,所以度母特别会支持道次第的法,当然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也要修度母。
仁波切每天的念诵:(1)度母的七支供养有七个偈颂,这七个偈颂就比较清楚地描述了七支,刚好一个偈颂对应一个支,先念21遍。(2)然后再来,以前我们做大乘八关斋戒有七句的七支供养[ii],这个念108遍。(3)供曼扎我念短的,配合皈依发心也念108遍。
这些都要重视,福德资粮足够的话,心就容易柔软,修菩提心就比较容易。没有这些的话,你看半天《入菩萨行论》,或者想半天知母、念恩也不会起多大的作用,这个我们要特别注意。下士道、中士道没有累积大的福德资粮,好好串习的话还可以修得起,但是到了菩提心的时候,福德资粮不够的话就很难修得起。
像寂天菩萨他这么伟大,却还是很重视累积福德资粮,对三十五佛忏悔也特别重视,他在《入行论》里也说到要昼三夜三修三十五佛忏悔,等于一天做六次。他们的菩提心都修得这么好了,还是这么用功,我们更要重视啊!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思维知母、念恩、报恩这些,这样才会有效果。
[i] 《度母七支供养》
尊者圣救度母及,十方三世所安住,所有诸佛及菩萨,一切净信而顶礼。
花香油灯与涂香,妙食以及伎乐等,实设意缘所供养,圣母眷众祈纳受。
无始以来直至今,十不善与五无间,烦恼心力所使然,一切恶业皆忏悔。
声闻缘觉菩萨众,以及一切凡夫等,三世所积诸善业,一切功德我随喜。
有情思想及心识,随其差别而有之,小乘大乘与共乘,我今祈请转法轮。
乃至轮回不空时,请以慈悲莫示寂,沉溺痛苦大海中,凡诸有情祈垂顾。
以我所积诸功德,一切皆成菩提因,愿我无需长时间,即成度众之导师。
[ii] 《七支行愿文》
身语意门诚礼敬,实观供云悉呈奉,无始积恶皆忏悔,凡圣善业皆随喜,
轮回未已请住世,为利众生转法轮,自他善聚回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