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任何事有何重点?意乐与加行!
我们所有的一切所作所为,或者是开始要做任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们生活当中世间的很多事情也好,或者自己家里做功课、看书、听法等出世间的事情也好——任一个世间、出世间的事情,都有两个重点:❶先第一个,从我们的“意乐”那里就要注意;❷另外,我们“加行”方面也要注意。所以就有这两个重点。
所谓的“意乐”就可以说菩提心;所谓的“加行”也可以说是菩萨行。那我们如何调整意乐?如何让加行或者是实际的做的事情变为菩萨行的修行?我们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做到调整意乐,从哪里令加行成为菩萨行?
(二)如何调整意乐?连接到最究竟的目标!
首先第一个,调整意乐这块非常重要。这个没有做好的话,加行根本就是不行。所以调整意乐很重要。那调整意乐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前面念一下皈依发心就变成调整意乐?应该是做不到,这很难,单纯念念应该是没有真正的调整到意乐。
那么,调整意乐是什么样子?所谓的意乐是指我们要看目标——最究竟的目标,这个要正确、这个要想好,这就是所谓的调整意乐的意思。
比如,我们现在打开《辨了不了义》,大家都开始学习。学习的时候,如何调整意乐?我们要想:
1)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懂;
2) 懂是为了什么?为了通达经论;
3) 通达经论为了什么?为内心里面生起空正见;
4) 生起空正见为了什么?为做到菩萨资粮道的修行;
5) 做到资粮道为了什么?为做到加行道;
6) 做到加行道为了什么?为做到见道;
7) 做到见道为了什么?为做到修道、断除俱生那些;
8) 做到修道为了什么?为获得佛的法身、一切遍智;
9) 证得佛的法身有什么意义?可以利益一切如母有情。
所以一直推、推、推,推到最后那里,那就是所谓的调整意乐。所谓的调整意乐就是把“目标”看得很准,为了这个方面心特别重视,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调整意乐。
刚才我说的是出世间的。世间的也一样,我们赚钱、事业、家庭,这些的成功有何意义?它的意义就是可以变成修行的很好的一个顺缘——自己有闲暇时间可以自由地好好修行,另外也可以帮助别人等等。它就会带来很多累积福德、提升智慧方面的非常好的顺缘。那不止是对自己,对周围的人也是可以令其修行。
那我们为什么修行?就像刚才说的,为了生起空正见,为了生起菩提心,为了变成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然后成佛,最后为了利益一切如母有情。如果我们平常生活也是像这样把它认出来的话,这就是所谓的调整意乐。
所以所谓的调整意乐,就是把目标、最后我们要的是什么认出来。如果跟最后这个目标没有什么关系、对最后这个目标没有意义的话,那就是糊里糊涂的。那当然,对于世间的事情,如果意乐变成刚才说的那样子的话,那世间也变成出世间了哦。所以就是,世间的事情也好,出世间的表面上的那些念经、持咒、打坐、听法、看书等等也好,如果目标没有看得清楚,或者为究竟的目标心不怎么重视的话,那就是糊里糊涂的学习,也可以说目标变成就是为了今世提升一点知识。如果是为了今世的目标的话,那几乎都是造恶业了。那根本就是连修行也不用谈了,只是表面上是修行而已,实际上是造恶业的那种。所以调整意乐非常重要。
这就是第一点,调整意乐的意思大概就是这样子。所以无论世间、出世间,做任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们自己认为有一个目的。那这个目的是不是究竟的目的?这个我们要清楚,自己常常要纠正。如果自己没有认清楚究竟的目的,这个没有抓好的话,就要常常调整。这很重要。
(三)如何注重加行?以正知、正念观察!
然后再来,所谓的加行是意乐之后,我们后面实际的行动。实际行动的时候我们也要观察,它对究竟的目的方面有没有帮助啊?实际的行动有没有帮助到?那如果有帮助,那就叫修行,如果没有帮助,就不叫修行。
所以,有什么帮助这个,就是要用正知、正念,当下要常常观察,在不放逸的当中要好好地、如理如法地要做。可以说,如果和究竟成佛或利益一切如母有情这些有连接到的话,那你的这个行为,不管是世间的行为或是出世间的行为,都成为菩萨行了。
所以我们常常说,意乐和加行就是重点要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