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善知识,莫忘世尊

发表于: 2021-05-14 分类: 道次第 标签: 依师

(一)只亲近自己的老师是不够的

        刚刚念《上师传承祈请文》的时候,我想起来:我们应该透过现在学习来提升对释迦牟尼佛、对龙树菩萨等等的信心,还有我们跟他们亲近的感觉。

        不可以学习的时候好像跟老师亲近,但是跟龙树没有亲近,这种是不对的;或者,跟菩提道次第亲近,但是跟龙树没有亲近,那也不对的;或者也可以说,跟龙树亲近,但是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亲近,那也不对的。这些也是我看到的一些问题。

        ❶我们现在跟着老师学习菩提道次第的时候,我们内心里面真正的信心是对释迦牟尼佛、是对龙树——对他们生起的信心应该要更深、更强大。应该要生起这样子的信心。

        ❷而且,应该要有常常跟他们接触的感觉,不可以好像只跟老师接触、只跟菩提道次第接触。只有这个层面的话,我觉得还不够。

(二)更要亲近佛菩萨

        有一次尊者也讲过,他觉得龙树菩萨摸他的头,给他加持的样子,但是他觉得这没有什么。他觉得真正的加持是现在龙树菩萨已经直接给他开示这么多内容,这是真正的加持。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得到,尊者平常学习的时候,心里面就有跟龙树菩萨接触的感觉,好像常常跟龙树菩萨沟通。或者可以说,好像龙树菩萨常常给他开示,他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菩提道次第、龙树菩萨的论典的解释等等——他常常看的就是祖师大德对龙树菩萨论典的解释嘛。所以,尊者学习或者看这些论典的时候呢,他内心里面感觉是龙树菩萨直接给他开示。虽然看的不是龙树的书,看的是龙树书的解释,但是内心里面好像直接亲自跟龙树菩萨接触的。

        所以确实是这样子,我们也是需要这样子来读。或者可以说我们需要这样来认识龙树、接触龙树。一样,认识释迦牟尼佛,认识月称等等,同时常常观想内心里面跟他们亲近的样子,然后祈求这些。

(三)亲近世尊的利益

(1)修行的路不会走歪

        我们有的时候会有点缺这个,那就变成“喇嘛教”,国外说的喇嘛教就是好像“老师的教”——这个教法是老师的教法,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就会有那种的感觉。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也是一个问题。

        反之,不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的路好像会更正确,或者从根那边就会掌握到。如果我们(只是)跟着这个祖师、跟着我的老师的话,慢慢路会偏,就有这样子的危险。所以学习方面有危险性,自己的修行上面怎么建立整个自己的修行这条路,也一样会有一些歪,这种可能性也很高。

(2)世尊的加持会出现

       究竟来说,我们抓的是佛开示的。佛开示的是很短短的,但是从里面就挖出来龙树菩萨解释的那些;龙树菩萨解释的那些也是很略的,但是从里面就挖出来像宗大师或月称菩萨解释的那些;一样,宗大师、月称菩萨解释的那些也可能没有那么清楚,那我们的老师就解释出来。但是抓的重点,最究竟来说就是佛开示的。

        所以,重点不是好像跟着我这个老师。当然没有老师也不行,但不是好像我们(只是)跟着老师。如果我们没有跟着释迦牟尼佛的那种感觉的话,就有问题。包括我们自己的佛堂,释迦牟尼佛也是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如果没有释迦牟尼佛,然后放其他的,那也是不太对的。所以我们平常自己家里放佛像也好,佛堂怎么弄也好,(都要注意)。

        同样,我们内心里面学习的时候,也要对佛的教法或佛经认识得更深、更精准,更要挖出来佛经里面的内容。比如说像《心经》,我们没有还没有学习之前,对《心经》没有怎么理解。那现在学习了之后,了解到《心经》的表面上是深见,但是背后有这么多无边正理的力量——菩提心和六度的力量也在。那对空性的内容也是一样,一层一层怎么修都了解了。这样了解了后,那对《心经》的理解就完全翻几倍了。原来我们刚接触佛教的时候对《心经》的理解,和现在念《心经》的时候对《心经》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翻了好几倍。一样,念《心经》的时候,心里特别舒服——整个修行的架构建立起来的那种“揭谛揭谛,波罗揭谛......”真的好像走上去的那种感觉。

        虽然是短短的《心经》,我们学了菩提到次第,学了其他的论之后,我们对《心经》的理解就太不一样了,有天地的差别。所以就需要这样做,透过这样子,我们对《心经》的价值感完全不一样。

        一样,对释迦牟尼也会有这种“他的教法这么完美”的感动出来。如果这样子的感动出来,就像这次尊者一样,好像释迦牟尼佛给他巧克力吃。所以,心里面对世尊的那种亲近的感觉越来越提升,那真的会有清净的世界里面能接触到世尊。那世尊给加持也好,开示也好,这些也都会出现的。

(3)临终时佛菩萨会出现

        我们临终的时候,我觉得,如果我们还在世的时候,对佛菩萨有这么清净的感觉和常常有点靠近的感觉,好像自己常常在龙树和世尊的环境当中,那种场面一直有存在的感觉的话,那百分之百临终的时候会有更真实的出现,这是肯定完全没有问题的。反之,我们在世的时候,临终前、现在的时候,对这个根本没有感觉的话,我不相信临终的时候突然会有一些佛菩萨展现,这个我很难相信。所以我们都要注意这个方面哦。

(四)对世尊念恩、提升亲切感很重要

        实际上也是,如果没有释迦牟尼佛,龙树菩萨的伟大怎么会出现?龙树菩萨伟大的地方在于,他跟着佛开示的经闻思修,然后伟大才出来。那如果没有龙树,后面的寂天、月称等等,他们的伟大怎么会出来?如果没有他们,后代阿底峡尊者的伟大怎么会出来?如果没有阿底峡尊者这些噶当派的大德,宗大师的伟大怎么会出来?所以我们要了解,我们现在跟着老师读宗大师的书等等,恩德最大是谁?推的时候,就是导师释迦牟尼佛——没有比他更伟大的。

        我们平常学习的时候,内心里面对世尊的那种亲切的感觉应该一直要提升。如果我们都没有什么变,如果只是有点认识“这是释迦摩尼佛”,只有这个程度,对他的亲切感都没有什么变的话,那我觉得太对不起释迦摩尼佛。对他的恩德没有感觉的话,那这是完全不对的一个事情。

        实际上也是这样,我们读的这些书都是(因为)他的伟大。所以我们读的同时,提升对世尊的信心和念恩的当中,对他亲切的感觉也要一直提升,这个我觉得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