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毗钵舍那》,好像需要动脑的样子,是吧?有点辛苦的感觉。但是我们要了解,修行这条路,实际上就是需要动脑,没有办法,不动脑是没有办法修行。
一. 空正见如母亲,大小乘都需要
先这么理解吧,所谓的智慧,重不重要?我们从一种角度看的话,比如说小乘、大乘,两个都重视智慧。小乘不重视菩提心,大乘才重视;但是对空正见来说,(大小乘)两个都重视。这个意思是什么?为了保护自己或者利他,智慧都是需要的。小乘等于是保护自己,大乘是利他的,利益其他有情,两边智慧都是很重要的。有可能我们大部分人,表面说是大乘,但是实际上骨子里面上还是自利,保护自己的心还是很强。智慧还是需要,否则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何谈利他?
空正见如母亲一样,大小乘都需要。菩提心如父亲一样,父亲不一定是这个,可以不同;没有母亲是不行的,所以就像对母亲多么重视一样地(重视空正见),这是一个角度。当然我们也说菩提心很重要,也是一个角度。各有各的殊胜点。现在我是讲智慧的殊胜点,它有多重要的角度。确实是这个修行,不管小乘和大乘,没有它不行。我们刚刚说的先自己保护一下,这个一点要做到的感觉,所以没有智慧是不行的。
另外呢,也可以说,小乘大乘,就是智慧大就叫大(乘),智慧小就叫小(乘),也是以智慧来分大小的。整体佛法本身,完全是以智慧来走的。像宗大师说的整个道次第都是观察修而生起所谓的证量,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这个是需要观察修,这就是等于小乘跟大乘的意思。下士道相当于世间的——人间轮回里面投生好些、不受苦方面,也是需要智慧。不单单出世间,世间里面,如果想投生好一点,那样子的路走的时候,没有智慧也不行。我刚刚用理由,如道次第里面讲的下、中、上士道都需要观察修,这个意思是智慧很重要,从那里可以理解中士道、上士道就等于小乘、大乘都是需要智慧,这是出世间的;下士道就是连世间轮回里面投生好一点的那种要走这条路,也需要智慧。因为我们需要智慧来认知清楚,要造什么因,或造什么业,感什么果,这方面很清楚,心里面对业果有一个定解,然后取舍,变成来世投生很好,这条路就完全没有问题。所以,智慧是很重要。
二. 真正的修行须提升智慧
现在我们学习《毗钵舍那》,它就是提升我们的智慧,真正的它的作用是提升我们空性方面的智慧。空性怎么成立,或者怎么破除我们的执着心,我们怎么看执着心哪里不对,这个方面的智慧我们要生起,学习《毗钵舍那》它的用处在这里。同时它也会练习我们的头脑,所以我们的头脑会比较敏锐一点。不管分析哪一方面,不管四圣谛、菩提心、慈心、自他交换等方面都需要动脑,对空性方面很深的一些难度,我们练习动脑,动脑的功夫提升了之后,观察什么,分析能力都会提升。
虽然我们学习的时候有点辛苦,但是我们要了解,真正的修行必须要智慧提升。所以我们自己要把辛苦的那些事情要认(清楚),这个是很有意义的,不要只是把它当“不懂呀,这么麻烦,说什么呀这个”等等,(其实)不懂那个时候你就会动脑了,你辛苦的时候就会练习,这个是非常好的事情。萨(迦)班智达就有说,(就算)明天要死,今天还是要学习。修行就是一直要走智慧提升的这条路。这条路就是,(就算)明天死了,来世走的时候,我们心里面(也)会带着智慧提升的种子。在这方面造善业的话是很有意义的,未来对我们最有帮助的。
所以,虽然我们辛苦,但是自己要清楚,付出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不要觉得现在老了,别学了,(干脆只)念阿弥陀经,在家里持咒、念佛号、打坐那类的。当然这些都是造善业,没有错;但是真正地,深入地帮助来说,还不如学习。但是同时学习时候自己也要清楚,它哪里有意义;这个没有清楚的话,学的同时也没有造善业。我们学的同时要了解它多有意义,然后前面(也要有)调整意乐,整个传承上师好好祈求,然后好好学习,那就是很有意义的,这个是真正的修行。修行就是闻思修,指的是闻慧、思慧、修慧,还是慧呀,除了智慧外没有什么真正的修行。其他那些不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它跟智慧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你持多少咒语,念多少经,跟智慧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它不是真正的这么重要的意思,原因在这里。好像宗大师道次第里面也有说,近取因是闻思修,俱生缘是拜(忏)、供、祈求这一类的。持咒都是祈求嘛,供养、拜这些都是助缘,当然也要,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智慧要提升。
三. 享受智慧提升的快乐
所以要慢慢习惯,智慧要提升,这个是我们的享受,这个是对我们真的有意义,对这个重视的同时要有一种享受,对这个要有习惯,这样习惯慢慢就会继续学习这方面。(如果)这个方面不那么重视,也不是那么享受的状态的话,就会放弃。
刚刚说到“享受”这个词,我想起另外一个事情。我们的享受不是五欲的享受,这个是很低(层次的),而是智慧提升的享受,这个是得到人身(之后)才(有的)享受。外面五欲的享受,换一句话来说,好像动物的享受那么低层的,要是要,但不要把它当真正的快乐。我看靓靓读书很享受的样子,就觉得不错,她慢慢会培养这种习气。这个我觉得,我们提升智慧方面,这个真的是舒服的。应该大家都有自己的体会,我们人已经这么大岁数了,都很有经验。
四. 提升智慧亦是种善因
所以确实是要智慧提升,不只是(当下)正在享受,未来也种了很好的因。来世有智慧的话,起码不会被人家害到,先可以保护到自己。当然智慧慢慢大的话,就会影响别人、利他,对大乘就会修的。以智慧来,整个修行,就是这么一个。
我今天讲的重点是,修行就是智慧提升。所以我们的辛苦,怎么样认,都是智慧方面提升的一个(过程),所以还是真正的修行,对这个要认。
我们智慧这些提升的时候,前面也要调整发心来摄持,后面也要回向,这样子自己有点开了些智慧之后,要想这个智慧可以让更多的众生得到的话有多好,愿所有的有情都可以得到,就要这样子的回向。这样蛮好,前面以利益众生的意乐摄持,后面真的自己学到一些东西之后,同时也是一个回向。就是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