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捷径”可走?

发表于: 2021-05-14 分类: 常见问题 标签: 师长的叮嘱

一、“学习有没有捷径”?

       前天有同学问我问题,我现在还是说一下吧,也是不得不说啦(笑)。

很多同学心里面会有那种想法:现在我们学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么厚,后面《毗钵舍那》又这么难,另外还有《正理海》、《辩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我现在年龄也大了,有没有另外一些快一点的学习捷径呢?

       这个想法我能理解,大家平常家里有一大堆事情,时间不是很多,然后学习能力方面又不是那么好,加上年龄也大了,所以很多同学感觉学习会有难度,所以问有没有捷径。我很理解这个想法,每一个人一定会有这样的心态,不可能没有的。

二、如果有学习的捷径,祖师大德一定会讲出来,但他们未曾讲过。

       但是呢,我不得不说“但是”(笑),过去的祖师,像是宗大师他没有给我们捷径;眼前的尊者他也没有给我们捷径,他偏偏天天都说要读这个、要读那个。他们肯定不是没有慈悲的人,也不是没有看到我们身上的这些困难——不可能。这些祖师大德对我们关心得不得了,所以他们不可能想不到的。

       但是他们没有给我们捷径啊,是不是?如果这样子,那他们是不是在害我们呢?肯定不是嘛。所以同学们你们要好好想一想,假设有捷径,那肯定变成这样(他们在害我们)了。

三、切勿误解显密教法中“捷径”的内涵

       另外一方面,可能有的同学会想:“应该有捷径,因为有显教和密教,密教就是捷径啊;还有显教里面的口诀派也是捷径啊”。

      我们要好好了解一下:真正的密教和口诀派是什么样的,真的是我们想象当中的那种“捷径”吗?根本不是。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智慧更厉害、能力更强的人才会做到。智慧的能力不足、修行的心力也不足的人,根本不会做到口诀派、密乘的修行——没有一个能做到的。

       尊者前几天说到,我以前也常常这样想,有可能也跟同学说过:密法里讲的菩提心,比显教里讲的菩提心更强、更深。密法虽然讲即身成佛,但是要了解:密法没有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但是密法累积了三大阿僧祇劫的资粮,这两个要分开。即身成佛,不等于没有累积三大阿僧祇劫该累积的资粮——不是这个意思。

       密乘里面讲的幻身,它可以在短短的时间里累积到三大阿僧祇劫该要累积的资粮,所以它的能力很强。以显教的法来说,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累积到的量,以密乘里的幻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做到。所以不是说它没有累积资粮,而是说它有这么强的能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到。

       修密法的根器胜过显教太多太多了,这是它的能力,但是显教里面所有该做的它都有做到,它只是不需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它立刻就能做到,这个要清楚。所以密教里所谓的“捷径”是这样的捷径,不是说“我没有能力、我没有时间,所以就选择密法”——不是这样的,没有这回事。

       还有显教里说的口诀派的修行者,他们是比教典派更厉害的,他们的智慧锐得不行,读到短短的一些书马上就能悟了。既然这样,那何必读这么长、这么广的书呢?所以并不是说他们不懂这些长的、广的书。而我们现在的想法是:“我看不懂长的、广的书,所以我想要短的书”,这根本不是口诀派做的事情。希望同学们了解这个道理。

       世间也是这样,比如说学校里跳级的人,他需要能力更强才可以跳级。不想读书的这么懒的一个人,你想跳级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能力强的人,他才可以用这么短的时间读这么少的书;能力不强的,那就不得不学这么多。

      《般若经》有略、中、广也是这个道理,广般若的所化机是智慧最钝的,略般若的所化机是智慧最锐的。我们从自己身上也可以感觉出来,你能力强一点的话,那你不需要读很多你就能马上悟了;你能力弱的话,就需要读两次、三次......很多次,这是从我们自己身上看得见的道理。

所以,我们同学们要了解真实的状况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

四、殷重提醒:“寻捷径”的错误心态是在谤法

       还有有一种可能,只是一种可能而已啦,什么样的可能呢?我们心里面有一点点排斥:一看到《菩提道次第广论》,哦呦这么广,不要不要,丢到那里;一看到《毗钵舍那》,哎呀太难了,我不要,丢到一边;一样的,《正理海》也太难了,丢到一边......这是不是在毁谤宗大师?是不是在毁谤地球上这么珍贵、这么殊胜的教法呢?

       有一点点靠近这种毁谤的话,那太可怕了。造这种业,自己未来生生世世是没有办法承担的。我们自己千万要小心,虽然自己没有能力,但是心里面不要毁谤。有靠近这种毁谤的时候,自己要特别谨慎。

       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五、深广学习的好处

       虽然《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么厚,《毗钵舍那》这么深,但是我们一直跟着学的时候,就一定会学到一些新东西——这个价值是无价的!

       你只学少少的几个偈颂,虽然你天天念,但是你从里面挖不出来什么东西,挖不出什么东西等于你没有怎么成长,你一直停留在一个位置。跟着广而深的学习,你才会一直成长——不管多少,你会一直成长!

       你学的范围越来越缩小、越来越略,到最后都干掉了,里面根本没有什么东西。这个道理在自己身上应该会有感觉吧?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们自己看一看,你一直略、略、略的结果会是什么?你们自己想一想。

       有所成长——这是我们要的。整个经论圆满通达,是要等到成佛,连十地菩萨他还是要读书的。所以从自己身上来看,虽然好像辛苦一点,但是自己一直有成长,一直有收获。所以这些方面的道理,你们要多了解。

       最终来说,付出有多少,得到就有多少,这是因果的法则。你只想付出小小的努力,却想得到很大的回报——没有这种因果关系。自己不想得到很好的果,甚至自己不想要果,那你的付出可以随意;你想要结果好一点,那你就付出多一点,因果的法则就是这样。

       所以,我们有可能会辛苦一点,但是我们要有生生世世(这样学习)的心态,修菩萨行是需要这种心态的。不可以有“我一两年读完就可以了”这种心态,这不是修行的心态。

       这些道理请同学们多注意啊,前几天有同学问我,所以今天顺便跟你们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