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法理,如何融入实修?

发表于: 2021-05-14 分类: 道次第 标签: 实修

       显教里面讲缘起跟空,密乘里面讲光明心跟幻身,这相当于很相似的一个道理。我想说一下这方面的道理怎么跟我们平常的生活相结合。

一、将“显教的法理”融入生活的修行

1、认识宇宙的法则:因为空,故缘起

        先讲显教。《根除我执之教言》里讲:“然而如同脸庞与镜面,遇时空中影像无争现,同理诸法之上现与空,两面一体缘起无欺故。”[1]这里讲到“同理诸法之上现与空”“现”就是缘起,它与“空”两面一体。

      诸法上面的缘起和空有一点点前后,先有空,然后就有缘起出现。“遇时空中”“空中”是原来没有影像,后面才展现出来影像,这就是缘起。所以“空”在前面,然后“影像”展现出来;如果前面不是“空”的话,那后面已经固定了,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变动的。“空中”讲的是前面已经是空的状态,所以后面才有缘起出现。像《中论》第24品说的,如果前面不是空的话,四圣谛没有办法安立[2]。这是显教里面的道理。

       一样的,密乘里先讲法身,后面才讲色身(报身跟化身)。法身指的是光明心或者空正见,色身指的是(由于)空正见的力量的缘故后面就爆发出来色身,有一个利益众生的功能出来了。从这里就可以理解,我们每一次都是先修法身为道用,然后才修色身为道用。

       所以从前后次第来说,显教跟密教是很相似的。显教是先有空,然后才有缘起;一样的,密教是先有法身,然后才有色身(报身和化身)。这就等于整个宇宙的法则,它有一个基——空的状态,然后后面有缘起变化或者功能。

2、从显教的角度实修法性之理

       显教里讲的空和缘起要怎么跟我们的生活结合呢?当然有很多可以结合的地方,那现在第七世法王在《根除我执之教言》里讲的结合是什么样的呢?

       他讲到修行人无论修下士道、中士道阶段,还是上士道的显教、上士道的密教阶段,都有一个目标或梦想,包括我们世间做生意也都有一个梦想。我们先要了解自己所追求的梦想——这些没有被谁掌握,都不是自性成立的。这是他要结合的。

      《根除我执之教言》的第13偈:“自心于彼三戒制限等,善恶微中极微诸取舍,亦当谨小慎微行高洁,方可成办究竟之心乐!”,就讲到要和三种戒结合,下士道跟中士道是别解脱戒,菩萨戒是大乘的显教跟密教。“方可成办究竟之心乐”,无论什么阶段我们都有一个未来的究竟梦想,对于这个,我们内心里面不要怕,不要没有信心,不可以生退心!这些都是自性空,都可以透过因缘来成办。先认自性空,所以人人都可以成办,要这么想。内心的信心要加强。

       比如我们的年龄可能五六十岁了,甚至已经到了七八十岁了,有可能我们觉得在自己未来的人生中成佛是不太可能的,如果这样想那就不对了,我们心里把成佛当成自性成立了。我们应该想:“哦,未来几年里成佛是非常有可能的”,这就是透过自性空来生起信心。

       谁都没有阻挡我们,谁的手上都没有这种权力。我们自己在未来几年之内生起菩提心或者空正见,或者入资粮道,甚至究竟成佛——都不是自性成立,谁都没有权力来掌握,没有!这就是所谓的自性空。所以我们努力地具备因缘,这个果是肯定可以成办的。

       整体来说,空跟缘起要这样来跟我们的生活结合。

二、将“密乘的法理”融入生活的修行

1、认识基位三身的法则:法身的品质决定色身的品质

       另外要跟我们的修行结合的是,所有一切的内外世界:内——我们自己本身,外——整个世界,一切都是从光明心变出来的。光明心不好,整个内外世界都不好;光明心一好,整个内外世界都会变好。比如我们的光明心如果变成佛的时候,那我们就得到了法身跟色身。我们要了解,真正的改变是从光明心来改变,它改变了,一切都可以改变。

2、从光明心下手才能彻底改变

       刚刚我们说要成就目标或梦想,真正地成办要从哪里下手呢?就从光明心这里下手,从这里才可以彻底改变一切,这是密乘里的道理。密乘里讲光明心改变,一切就都可以改变。从法身就有色身,或者说从光明心就有后面的一切。懂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要了解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来自内心,而且要从心的最深层面来改变,不要只是浅浅浮浮的改变,浅浅浮浮的改变没有什么大作用。

       先不用说光明心了,我们的心有好多深、浅层次。浅的层次几乎都是装嘛,几乎都是假的,这里有真正的自己吗?根本没有,都是假的。所以我们自己平常修的时候要懂得:不管是修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还是修菩提心、空正见、密乘这一切,修的时候自己要观察:你修的是真正的深层次的心,还是在修浅浅浮浮的心?

       一样的,我们面对烦恼的时候也要这么观察。人有浅浅的烦恼,也有深一层的习气或者串习成近似本性的烦恼,而我们要改变的是深一层的烦恼。各个烦恼都有深有浅,改变浅一层的烦恼没有什么大改变,要改变的是深一层的。

       所以不管是改变烦恼也好,修正面的心也好,心有很多深浅层面,自己要会观察。我们有时候说:“我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种状态就需要好好分析自己的想法,摸索自己到底在想什么,深层次观察才会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跟习气。

       对烦恼和善心都要用这种方式来观察。你在善的层面是不是浅浅浮浮,是不是完全造作或装的?如果只是这个层面,那没有什么大的意义,我们还要付出努力。付出努力是指精进、再精进,一直串习、再串习。努力听法也好,看书也好,要不停地看、不停地听,(法)不停地进入内心里面,慢慢地深一点、再深一点,直到深层次的心有一点变化,这才会有真的变化。密乘要这样跟我们的生活和修行结合。

       所以要了解显教的空跟缘起跟我们的修行怎么结合,也要懂密乘讲的法身为道用、色身为道用在我们平常的修行中要注意什么。



[1] 根据最新修订后的版本,此偈为“然而如同脸庞与镜面,遇时空之影像无争现,同理诸法之上现与空,两面一体缘起无欺故。”参见《根除我执之教言》(第七世尊者格桑嘉措造, 阿旺松丹居士译)

[2] 参见《中论》(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法师译)第二十四品第二十偈“若一切不空,则无有生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