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众生很可怜,为什么呢?第一个,因为我们是以受为主,不快乐的时候,谁都不愿意接受;乐的时候谁都愿意接受。受对我们来说肯定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的受都是有漏的,只会让我们增长贪瞋痴,没有别的作用。这个贪嗔痴增长,结果就是我们在六道里面一直流转,很可怜的。也有一个好处,虽然我们一直在受里面,但受是苦的体性,我们一遇到苦的时候就会想这是不对的,就学到一个东西,也是一种功课,这些功课让我们不会永远接受有漏的苦受,早晚一定会认出来。所以要多做功课,这个功课做多久不晓得,有的人一辈子小小的一个苦也认不出来,一辈子就停留在那里,等六七十岁的时候才认出来那个是苦,已经晚了,所以,可以说这些是给我们的功课,它会让我们改变,这就是好。
另外,我们的心对离苦得乐的追求永远都不会停,受到苦的时候就会明白原来认为的乐,其实是不对的,然后就会离开、会想办法。所以离苦得乐这个本性真的很宝贵,我们永远有这个本性是很珍贵的。《宝性论》里面就有这个逻辑,众生为什么会成佛?为什么有能成佛的本性?一个众生如果没有离苦得乐的话,这个众生就没有成佛的本性,它有这样一个逻辑。反过来说,离苦得乐的这个追求一直在,成佛的本性就一直在,因为他就会有一种往前追的精神一直在,早晚会找到一个正确的,所以离苦得乐的本性是非常非常宝贵的。
这个本性,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为什么要成佛?要成佛不是伟大的意思,是自己离苦得乐最究竟的追求需要的。我们照顾自己内心离苦得乐的这个感受,真的照顾、真的满足就是成佛,成佛不是另外一个东西,另外一个我变得伟大,变得利益你们一切有情,不是这种伟大的意思,我们的本性就是离苦得乐追求的本性,追的这个东西真的满足、得到,这就是叫成佛。也可以说没有什么成佛的方法,成佛的方法不是另外一套,成佛是自己内心离苦得乐的追求达成的方法。不可以说这是成佛的方法,有的人认为这是成佛的方法,要成佛、要变得伟大,打开这本书,这里面有,应该说我们自己离苦得乐的本性怎么样达成最究竟,这个就讲了出来。除了这个以外,没有另外一个法、另外一个成佛的东西,也没有必要,世尊就是关心我们追求离苦得乐的这个心,然后开示一个东西,我们就称它的名字为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