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讲到,一天中,名色,六入,触,受好几次,一直有这种果报。这四个果报 — 从名色到受 — 一般到了受就算是一个完整的果报。完整的果报到了受以后, 受有一个吸引的力量,烦恼被受吸引。有了受之后,贪心几乎是无法控制地出来。因此,受的后面就会有爱。爱取有的爱,一生当中爱有太多种,譬如无量无边的爱一直生起,无量无边的贪心一直生起,但是从出生到临终这段期间,受之后贪心会无量无边地生起。十二缘起里面讲的爱取有的 「爱」,它是这些爱里面主要是影响到能引业的行那种,它的种子之后要冒出来,要令它成熟。为了这个作用的爱,所以它在临终的时候才有。平常的爱不算是爱取有中间的 「爱」,爱取有的 「爱」指的是临终,即将往生时的爱。那个阶段的爱,看起来有一点果报的感觉。
《广论》在讲业果的地方,说到一个人快要走的时候,他过去无始以来造的业,有善业有恶业什么都有。这二种业那一种在临终时会生起呢?共有四个阶段。第一个是那一个重就会先生起,善业比恶业重的话,善业就会先生起。恶业若比善业重的话,恶业就会生起。第一个决定因素是那一种业最重。
如果这二种业一样重,二种业的轻重没有任何差异,这时候就以对境。善性的对境或恶性的对境,那一个境先出现或先显示出来。若二种业轻重一样,若善的境出现,恶的境没有出现,那么善的业就会冒出来。如果恶的境出现,善的境没有出现,那么恶的业就会报出来。
如果二个境都同时出现,譬如这边亲友一直大声哭叫,那边上师与法友一直唸经,这二种境同时出现,这时候的决定因素则是依串习的力量。
如果一辈子中串习的力量一样,譬如临终时,善境与恶境都出现,若一生中善的串习比较强,因为串习力的缘故,你就不会听哭閙,而是会被上师及法友的开示带走。若一生中恶业的串习比较强,这边法友上师一直讲佛法,由于串习力的缘故,你不会听,你会跟亲友的哭閙走。因此,是串习力决定。若一生中,串习的都差不多,善的串习也强,恶的串习更不用说,这时候是由什么因素决定呢?那就看什么业先造,就先成熟。提早造的业,就会提早报出来;它是后造的,便排在后面。
由这四个因素决定,爱取有的 「爱」就决定是什么样的爱。那个时候的爱是烦恼,是善的爱或是恶的爱,因为爱不一定是不好的。连得增上生的果位,投生色界或无色界这么好的地方,还是有爱取有。所以,贪心的烦恼还是在,但是属于会帮助生起善业的贪心,所以爱取有的爱如何出现,有一点前面已经确定的样子。前面那一个业是重是轻,那一个对境显示出来,这些都一样,就看那个串习力量强, 串习力量一样,就看哪一个业先造,哪一个业后造。依这四种因素的结果,就会出现相应的爱。什么样的爱会在临终出现,是这样决定的。
若是这么决定的话,这个爱是不是果报?是。所以刚才说,爱看起来有点是果报的样子,有时候甚至有点控制不了,自然就会出现。有的人在临终或快要走的时候,觉得很冷,一直想提高温度,这就有可能要去热地狱了。有时明明天气很冷,他却要开冷气。在那个时候,他就喜欢一个东西,有的甚至到无法控制的程度。爱大概是这样的。总的说,它还是烦恼,是一种贪。贪心有二种作用,有的贪心是好一点的,它可以帮助善业成熟;有的贪心是不好的,它会帮助恶业成熟。
有了爱之后,它就变得更成长,力量增加就叫作取。取有点是内心中的行动,爱有点是内心中的意乐。爱的时候是转一个方向,我要什么,取则是行动,内心真的争取那个东西。虽然爱取二个都是贪心,但是取的时候,力量变得更强,当然它是从爱那边产生的。爱缘取的意思是有了爱,就会产生取。
在取这边,它可分为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这四个如解读呢?就是下辈子,我语取肯定是我是人或我是某某,要投生一个地方时,当到那边的时候,就变成我是人的个性或想法就会出来,这就叫我语取。我有很多,如人的我, 畜生道的我,天道的我。我语取的意思是,下辈子是投生什么样的众生,会在这个上面抓取,就会喜欢这样。
然后,这个人或这个众生,他会有他的命,譬如他会接触色声香味触,他是非洲的色声香味触,亚洲的色声香味触,西方的色声香味触。那个人或众生有了之后,他有他的生活。譬如有的人的我语取是亚洲的,色声香味触的欲取是西方的。投生这个地方,但过的是西方的生活。我语取是什么样的补特伽罗,欲取则指他的受用,在色声香味触上有一个取的贪心。
见取表示每一个人有不同的个性,连同一个父母,同一个家庭所生的双胞胎,二个的个性都不同。他有他的见解,有一个非常不同的执着,这是由见取而来的。一样,
不只是想法不同, 连行为也不同。有的喜欢安静,不喜欢跟别人来往。有的非常外向,很喜欢跟人来往。在行为上也有一个不同的,这就叫戒禁取。这四样,几乎抓住了下辈子里面该有的,整个存在的细目。在爱的阶段还没有这种方向感,它不是那么细,到取的时候,就会有这些细的内容。开始行动时,内心就真的取到,就出现这四种取。
四个取出来,之后就变成有。「有」的意思是肯定来世变成有,到 「有」的阶段,来世已经肯定了,下辈子肯定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