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痛中,该怎样修行

发表于: 2021-05-14 分类: 中观 标签: 师长的叮嘱

       前几天我有一点不舒服,所以停课了,现在差不多好了,但是没有完全好。我想同学们都一样,大家都有具备生老病死的五蕴,生病的时候我们跟平常是不一样的,比如身体不舒服而造成很多感受,在这些感受当中也会看到一些东西。我觉得生病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啦,我只是从我的认知说一下。

       轮回的每一个时段,我们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所以生病的时候可以学到什么东西呢?

一、建立正确认知,摒除负面认知

1、于病痛中,要生起一个正确认知

       首先,虽然我们平常说有多少钱、多少房子、多少车子,甚至身边有多少朋友不重要,但我们还是把一生所有的时间花费在这些方面,我们一直拼命做这些事情。而生病的时候才会感受到,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比一切都重要,但是平常我们会忘掉,这些大家都应该有感受。

       相比外面的有情的朋友也好,无情的房子等等也好,身体和健康更重要,因为外面的那些都不是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己是自己的身体,相对来说它是比较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认知是正确的。但我们平常连这种正确的认知也几乎常常忘光,没有了。该重视的不重视,为了其他(不重要的)方面一直拼命。这个我们都能感受到。

       那从这样一个正确的认知和感受里我们也可以推(理),推(理)什么呢?比如佛教里面说暇满人身多重要,如果堕了三恶趣那根本无法修行。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病苦来推(理)如果感得地狱那种痛苦的话,根本没有办法修行。所以修行需要一个好的身体,不受苦的机会非常难得。所以暇满的人身是多么难得,这些都可以推(理)出来,但是平常我们就忘光了。

       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了这么难得的健康的身体,而我们都没有珍惜,到了生病的时候才推出来不生病是多么舒服!不生病的时候才可以好好思考,心才不会被痛苦折磨得不能思考。我觉得这是正面的认识。

2、于病痛中,要去除两种负面认知

另外从负面来说,负面认知❶:我们会对身体非常执着,一样的,对当下也非常执着,对当下执着的结果就是对来世、未来生生世世什么都不会想,或者根本不重视,这种想法也会出现。负面认知❷:同样的,重视身体的时候就会有“先别谈内心的修行了,我先让身体舒服一下吧”,就会对这个心不在意。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平常普遍都是被当下感官接触的执着绑住,不会在意第六识的层次。等生病的时候更在乎身体,从意受和身受来说,就跟着身受为主,根本不怎么在意第六意识。这些认知我觉得不正确,为什么呢?

       当下重要的话,那么一分钟之后的当下、几天之后的当下、一年之后的当下、甚至这一世之后的当下,都是要面对的当下,所以如果现在的当下很重要,那么一样的,未来的当下也很重要。我们不重视未来的当下的这种想法应该要反过来,现在的当下这么重要,那么一样未来的当下也一样重要。

       还有对心不重视的想法应该这样调整:我们真正存在的地方不是外面的物质,而是身体里面,这个最重要。外面不是我们真正在的地方,它只是外面的一个圈子而已。一样的道理,我们现在身体非常不舒服,但是这个过了之后,它可能会死亡。死亡的时候,四大种会收摄,之后明、增、近得、光明心出现。实际上,明、增、近得、光明心出现的时候还是一样有我,但是从明、增、近得、光明心的角度来说,四大种——身体的不舒服跟我们没有关系,好像变成一个外面的东西。我们最后离开四大种,去了中阴身。所以我们把身体当成最重要的想法不对,真正重要的还是光明心,或者说最重要的就是光明心。

       假如我们的记忆力很清楚的话会想起以前死亡的时候,或者现在修行好的人他常常入定,心安住在光明心,有那种回忆或经验的话,身体虽然有不舒服,但是这个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因为他非常清楚这个身体还只是外面的一个东西,不是真正的自己的一块。真正的自己的一块就是第六识,而且是第六识里面最细的光明心这层,这个层面是永恒跟我们在一起的。所以为了光明心这个层面的舒服,一直重视它的品质才是非常正确的。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正确的认知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我们不重视未来;另一种是不重视当下的心,只重视身体。

二、切要教授:养成观察、分析、整理自心的好习气

       所以我刚刚就是总结,从当下身体不舒服的经验中,我们会认出来一些正确的想法,同时也有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同样的,我们的每一个当下,赚钱也好、处理家庭的事情也好......无论做什么事情的当下,我们都会出现一些正确的认知和不正确的认知,两种都常常出现。所以我觉得平常的生活里面都要观察自己有什么认知,哪一个正确,哪一个不正确,自己要分析分析、整理整理。

       另外我觉得,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平常在修行上面正确的心也一样会出来。如果这个认知我们没有做什么分析,对什么感受、什么认知都完全被动地跟着走的话,那不叫修行。修行人是主动站起来,对自己心里面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认知进行分析,然后纠正。有这样子的基础就可以修行。平常的功课等等什么都可以做,不会因为生病就不想做功课。包括我自己不太想做功课的时候,就分析这个问题在哪里,脑子里面的很多认知哪一个正确、哪一个不正确,这些清晰了之后就跟平常认真的心态一样,做功课不会受影响。当然有可能没办法做长的功课,那做短的也可以,但是内心里面对功课的修行根本不会变动。

三、病痛时是关键的修行时刻

       另外有一个最基本的,我以前讲过几次。我们大家都说临终是很重要的,“爱、取”然后变成“有”,这个“有”决定来世去哪里。“爱、取”是临终阶段出现的,所以我们临终很重要。

       要了解,人快要走的时候,四大种分解肯定有不少苦,在这个苦的当下我们能够修行,是非常重要的练习,这个要了解。

       如果要练习,那是什么时候练习呢?现在遇到一些灾难也好,或者身体非常不舒服的阶段也好,就是关键的练习阶段。非常痛苦、不舒服的时候,那个当下我们能不能修行,这是非常关键的练习时刻,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这样练习了之后,真的到了四大种分解的痛苦时刻,就可以做到有修行。所以换一句话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练习机会。